设为首页 |  加入收藏
首页首页 期刊简介 消息通知 编委会 电子期刊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
双人肢体协作动作运动想象脑电的ERD/ERS特征分析

作者: 姚树璋,徐佳琳,左国坤,黄志权,李寒,盛俊鹏,连士东 
单位:1.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.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3.中国科学院大学
关键词: 脑机接口; 运动想象; 双人肢体协作动作; 脑电信号; 事件相关去同步/同步; 
分类号:
出版年·卷·期(页码):2023·42·4(331-340)
摘要:

目的 基于运动想象(motor imagery, MI)的脑机接口(brain computer interface, BCI)一般采用基于单人肢体动作的MI任务范式,诱发的事件相关去同步/同步(event-related desychronization/synchronization, ERD/ERS)模式及对应的可辨识思维类别数较为有限,无法满足BCI对外多指令控制。为此,本文在单人肢体动作MI的基础上引入双人肢体协作动作MI,探索双人肢体协作动作MI的脑电(electroencephalograph, EEG)信号的多脑区ERD/ERS特征。方法 采用自回归模型功率谱估计和事件相关谱扰动方法,对被试者执行单人左/右手动作MI、双人左/右手协作动作MI的EEG数据,进行频率-空间-时间特性对比分析与研究。结果 区别于单人左/右手动作MI,双人左/右手协作动作MI的EEG信号在大脑额叶区出现ERD特征,在感觉运动皮质区出现ERD、ERS特征,特征的频带更宽;感觉运动皮质区的ERD特征出现时间较晚、持续时间更长,且ERD、ERS特征的对比度更大。结论 在相同肢体部位的前提下,双人肢体协作动作MI过程有可能增加BCI的思维类别数,且其EEG特征更易辨识。

参考文献:

服务与反馈:
文章下载】【加入收藏
提示: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!点此登录
 
友情链接  
地址: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编辑部
电话:010-64456508  传真:010-64456661
电子邮箱:llbl910219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