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|  加入收藏
首页首页 期刊简介 消息通知 编委会 电子期刊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
面向推拿康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界面数字建模与动力学研究

作者: 郁董卿1盛齐2* 
单位:1上海维智卓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时空技术部(上海 201210) <p>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(上海 200240)</p>
关键词: 推拿康复机器人;人机交互界面;数字建模;动力学 
分类号:
出版年·卷·期(页码):2024·43·1(71-77)
摘要:

目的 采集、分析专业医师推拿手法的运动学、动力学特征,并基于仿人手设计的多功能推拿头,开发一种适用于多种按摩手法、学习专业医师推拿力度曲线的力度柔顺控制算法,以期提供一种实现推拿机器人运动学、动力学复现的方法。方法 首先基于传统中医按摩理论,对滚法、揉法、振法进行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分析,将其动作特征进行抽取解耦,形成多维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式化表达。其次通过推拿手法测定仪以及动作捕捉系统,对专业医师推拿手法动作进行运动学、动力学数据采集。最后基于一款仿人手设计的多功能按摩头,以专业医师推拿手法信息为示教,对推拿手法的空间轨迹、力度曲线进行学习并开发力度柔顺控制算法。结果 推拿头和专业医师的滚法力度最大值分别为52.18 N、55.10 N,最小值分别为29.71 N、6.23 N,推拿头推拿过程中力度曲线的波形与专业医师比较接近。推拿头执行揉法力度的平均值、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相对于专业医师的误差分别为-0.51%、3.58%和-3.56%,推拿头和专业医师推拿力度的标准差、偏度与峭度均十分接近。推拿头和专业医师的振法最大值分别为21.82 N、21.54 N,频率分别为3.67 Hz、14.30 Hz。推拿头与专业医师的上述几种手法的平均力度相对误差均小于10%,力度曲线、推拿力度、频率等动力学特征基本相同。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复现推拿动作的动力学特征,验证了推拿手法的动力学复现的可行性。

参考文献:

服务与反馈:
文章下载】【加入收藏
提示: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!点此登录
 
友情链接  
地址: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编辑部
电话:010-64456508  传真:010-64456661
电子邮箱:llbl910219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