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|  加入收藏
首页首页 期刊简介 消息通知 编委会 电子期刊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
基于射频消融治疗静脉曲张中温度对隐神经的热损伤仿真研究

作者: 宋晓华;乔永琴;胡昊;南群; 
单位:1.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.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研合作基地3.北京大学第一医院
关键词: 射频消融;静脉曲张;温度控制;Hodgkin-Huxley方程;神经元电生理; 
分类号:
出版年·卷·期(页码):2024·43·6(559-565)
摘要:

目的 射频消融(radiofrequency ablation, RFA)治疗静脉曲张(varicose veins, VVs)术是通过在静脉腔内释放射频能量,以热效应损伤静脉内皮、从而闭合血管达到治疗目的。但由于隐神经与下肢静脉紧密伴行甚至缠绕,因此神经损伤是该术式最常见的并发症。为此,本文拟通过RFA治疗VVs的有限元计算和神经电生理建模相结合研究神经的损伤问题。方法 利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建立静脉和神经三种不同相对位置的三维模型,采用电-热-流体耦合有限元方法计算组织周围的温度分布及神经的热损伤情况;利用MATLAB软件建立基于Hodgkin-Huxley神经电生理模型,进一步从神经元响应频率的角度验证温度升高对神经的影响。结果 血管周围的组织温度随着距离电极越远,温度逐渐降低。血管与神经伴行以及血管与神经相互缠绕的位置关系中,神经最高温度分别可达54.7℃、62.0℃。对于静脉位于两神经干之间的情况,在神经分叉处温度较高,可达到65.5℃。距离血管越近,温度分布越高。高于45℃后神经组织开始出现损伤,损伤区域以及损伤分数也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大。神经在不同温度下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表现出不同的特性,在37~48℃之间,温度越高,神经元动作电位振动频率越高,振幅略有降低。温度超过48℃时神经元动作电位振动频率趋近于零。结论 神经位置的分布影响RFA治疗VVs的决策,RFA过程中的热量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,48℃是治疗静脉曲张过程神经损伤的温度阈值。

参考文献:

服务与反馈:
文章下载】【加入收藏
提示: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!点此登录
 
友情链接  
地址: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编辑部
电话:010-64456508  传真:010-64456661
电子邮箱:llbl910219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