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的 外来管腔型手术器械结构复杂、管腔狭长,普通清洗方法易存在清洗死角,增加医院感染风险。为减少该类器械的医院感染风险,优化其清洗流程并提升清洗质量,探讨不同预清洗方法对外来管腔型手术器械清洗效果。方法 选取包括冲洗预清洗、保湿剂预清洗、多酶浸泡预清洗和干冰喷射技术4种预清洗方法,对5种外来管腔型手术器械进行预处理,包括内窥镜、放射导管、引流管、镜筒以及管状扩张器。完成清洗后,采用目测观察、ATP生物荧光检测、残留蛋白检测和镜检法4种方法评估清洗效果,并计算合格率。此外,还检测了高压气枪吹气时长对不同预清洗方法合格率的影响。结果 在准确性较高的生物荧光检测、残留蛋白检测等方法下,干冰喷射技术清洗法最高合格率达到98.63%,且该预清洗方法消耗时间更少,效率更高,经压力气枪长时间吹气处理后清洗合格率较高。相比之下,冲洗预冲洗法合格率较低,而保湿剂预清洗和多酶浸泡预清洗虽然合格率也相对理想,但与干冰喷射技术清洗法相比,其合格率略低。结论 干冰喷射技术清洗法在外来管腔型手术器械的预清洗中表现出色,具有高效、高合格率的优势。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,还能提高清洗效率,减少清洗时间。因此,干冰喷射技术清洗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,以提高外来管腔型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,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