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测定了血液透析患者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消毒剂、预充生理盐水、肝素盐水;浓缩、稀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,发现只有预充生理盐水和透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,提示其可能为血透患者血浆内毒素的重要来源。
[1] 何坎,刘怀琼. 内毒素对血小板的作用[J]. 生理科学进展, 1991,(01) . [2] 冯婉贞,杨海珍,陈惠,刘丽萍,徐丽. 高通透性血液透析前后内毒素血浓度变化研究[J]. 透析与人工器官, 2002,(03) . [3] 孟建中,杨秀叶,张卫星,王春霞,李宁. 复用血液透析器细菌内毒素污染的研究[J]. 中国消毒学杂志, 1994,(01) . [4] 付芳婷,张菱.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重复使用不同方法比较[J].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, 2000,(06) . [5] 钟业娟,卢东生,代意松. 血液透析前后血中内毒素的变化[J]. 广西医学, 1993,(01) .